19世纪末的海防是海阳镇的一部分,不像河内那样的封建堡垒或会安那样的大城市。这里只是靠近河口的小渔村,很少受到发展的关注。
在自德皇帝时期,Bùi Viện被委托在禁河河口(命名为宁海)建造港口,并建立一个称为海防使的基地。巡逻队包括200艘战船和2000名熟练的水手。海防使基地被认为是海防名称的假设。
1874年,顺化朝廷签署了一项条约,将5亩土地和宁海港的控制权交给法国人。从那时到20世纪初,海防被扩展,投资发展成为海洋工业城市。
条约后,共同税务机构管理宁海港地区的贸易,称为“海阳商政官防”,位于三泊河和禁河的交汇处,现在是洪邦区的Phan Đình Phùng街。1887年,法国殖民者主张将海阳省的一些沿海县与宁海港附近分开,成立海防省。1888年7月19日,海防省又被分为海防市和建安省。
在法国殖民时期,海防被印度支那总督列为与河内和西贡同等级的一级城市。
Hoàng Diệu,海防的第一个港口,从1920-1930年代的高处看。港口由法国人在禁河沿岸的土地上建造,由阮朝让出管理权。
在行政上,当时的海防市是割让地,因此管理和开发属于法国人的实际统治权。他们建造了一个被称为“六库”的大海港,同时投资建设海防成为工业、商业、金融等中心之一,规模仅次于当时的河内和西贡。其中最重要的是港口系统的地位,作为北部最大的国际贸易门户。
除了海港系统、工厂外,法国人还建造了一系列总部、文化工程,最著名的是大剧院。这也是法国人在越南建造的三大剧院之一。根据研究员Phạm Tuệ的说法,该工程于1900年11月16日落成,比河内的大剧院早11年,比胡志明市的大剧院晚9个月。今天,城市大剧院仍然经常举办大型活动。
横跨Bonnal运河的桥最初名为Đồ Sơn,因为它与通往Đồ Sơn的路相连,后来改名为Doumer桥。Bonnal领事挖掘了一条宽74米的环形运河(Bonnal运河),连接三泊河和禁河,将法国人的区域与本地街区(主要是华人)与南部的越南村庄分开。
Bonnal运河在1918年至1920年间被大部分填平以扩展城市。Bonnal桥变成了道路。1944年,Luciani市长(相当于现在的省/市人民委员会主席)在这个区域建造了五个花亭。
Bonnal运河于1885年挖掘,并在1918年至1925年间被大部分填平。从那时起,这条运河变成了中央花园带。运河的剩余部分就是今天的Tam Bạc湖。
20世纪初从五星船公司方向拍摄的Courbet桥区域,朝向法国军营,现在是海军司令部总部。
法国金融和殖民地公司(Société Financière Française et Coloniale – SFFC)在海防的总部建于1926年,1927年完工。该工程位于五星船公司对面,因此人们常称之为五星银行。现在这个工程是一个银行的总部。
位于今天洪邦区Phạm Hồng Thái街直线上的是Ca-rông桥。这座曾经著名的桥对面是Quang Trung街上的Ông Sao鱼露公司,现在还有痕迹。当政府填平Bonal运河时,Ca-rông修理公司(总部位于今天的国际综合医院 – Nguyễn Đức Cảnh街)抗议因为这影响了他们的工作。双方同意保留今天的Tam Bạc湖的河段,但船公司必须建造一座连接两边的桥。
这座桥建于1925年,由铁制成,路面铺有木板,可以在规定时间内升起让船只通过Bonnal运河。在抵抗法国殖民者的战争期间,桥被损坏。接管城市后,桥又被使用了一段时间,并在1970年底因无法修复而被拆除。
1920年洪邦区的华人街,现在是Lý Thường Kiệt街。华商从法国开发割让地的第一天起就在海防出现,拥有许多工厂、酒店、工坊。1920年人口超过10,000,集中在今天的Lý Thường Kiệt、Quang Trung街。
(编译:李程 越南中文社;审校:Fang;来源:24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