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3-1954年冬春战役和1954年5月7日的奠边府胜利为越南在瑞士日内瓦会议的谈判桌上取得胜利奠定了基础。1954年7月21日,会议各方发布共同声明,承认印度支那三国的独立、主权和领土完整,停止敌对行动,法国撤军回国。
对于越南,沿17度线的边海河被确定为临时军事分界线,将国家分为两个区域。南北两区将在1955年7月协商,1956年7月举行大选。法国军队的撤军和转移时间表在河内地区为80天,海阳为100天,海防为300天,自日内瓦协定签署之日起计算。
在这300天里,法国的民事、军事、政治机构、党派和傀儡组织纷纷涌向海防,等待乘船回国或前往南方。1955年乙未年春节,从海防回河内探亲的黎真区居民范慧清楚地记得:“那年的首都解放气氛前所未有地热闹,而海防则令人窒息,紧张得像弦上的箭。”
美国和法国的阴谋及其傀儡
海防市委历史记载,离开河内后,一些法国部队被遣返,一些进入南越或加入北非的军队。相当强大的力量仍然留在海防。除了法国和其傀儡,美国还派出了200名飞行员和工作人员到吉碑机场,调遣军舰停靠海防港,运送士兵、移民、武器和货物南下。
美国、法国及其傀儡不断违反日内瓦协定,包围抓捕士兵,抢劫财产,歪曲宣传越南政府的政策。一系列傀儡党派和组织被建立起来,如大越、白五星、华侨救国等。他们在街上设置扩音器,涂写标语,横幅,到处诋毁越南政府,使人民尤其是那些有家人为法国工作、天主教徒的家庭产生怀疑。
美国将吴庭艳从华盛顿带回西贡准备建立新政府,提供数百万印度支那元以开展移民活动。1954年8月,他们成立了沿海移民委员会,总部设在海防,向工厂、机关和人口密集区的登记点发出移民令。任何不登记移民的人都会遭到流氓的威胁破坏,或被工厂主、机关开除。
为了将海防变成“死”城,美国和法国匆忙将机器、原材料运往南方,摧毁这里的所有物质技术基础。水厂、电厂、医院、邮局、港口等地的档案、文件、财产被转移。工商业资产阶级也被迫迁移。无法带走的东西则被破坏,如有抵抗则使用武力镇压。
城市出入口被严格控制,以阻止与解放区的经济交流。城内居民的生活艰难,因为法国只允许南方的粮食进入并增加了营业税、居住税。许多商店关门或勉强经营。生产车间的机器被拆除,导致数万工人失业。
在港口,法国、美国及其傀儡秘密转移了许多优质商品,在仓库、码头设置障碍物,制作假海图以瘫痪航线。据统计,从日内瓦协定签署到1954年底,海防的法国和反动组织共违反协议217次,逮捕1672人,杀害9人。仅1955年3月,他们就逮捕了318人,杀害了13人。
反对移民,保护机器
70年前,海防的革命力量主要在外城,已经解放的地区,而内城主要是秘密活动小组。确定海防市是全国的热点,党中央决定将海防从左岸区分离出来,直接指导。许多来自中央的干部被加强,杜梅被任命为市委书记。
从解放区,革命干部想方设法渗透到内城了解情况,建立秘密活动队伍。“生活在内城的人被号召加入青年宣传先锋队,任务是反对破坏活动”,90岁的洪邦区上里坊老兵梅文秀回忆道。
每天,秀和他的队友通过口头传达任务,然后分散到街上清除反动标语。“两人被派去守路的两头,剩下的人用石灰擦掉敌人刚写的标语。必须秘密进行,暴露就会被抓上船立刻送往南方”,秀说。秀的队伍还要混入人群中监视,识别反动分子报告组织处理,并潜入工厂、机关保护财产。
党组织分配兄弟们自动分散、拆卸、隐藏财产、机器到民宅或隐蔽处,看守保护机器。许多人带着饭团、糕点吃住在工厂。仅一周(1955年3月12日至17日),海防内城就有15次保护机器、反对裁员的斗争,发生在水泥厂、瓶机厂、炮兵营、马林车间、邮局等地。
1954年10月27日,300名工人斗争保留车厢、机车,反对业主的拆卸令。听到海防站附近的居民来支持的消息,人数增加到700-800。一天后,当法国士兵再次来到花园医院(现在的展览馆)拆卸医疗设备时,人们继续聚集抗议。
“成千上万的人涌来,不顾美、法傀儡军队的镇压、抓捕。大约10点,警察来抓走了很多人,但水泥厂、乐园、港口的人们仍然坚持斗争到21点,直到国际委员会宣读记录,法国被迫停止移动机器并释放人员”,秀说。
市委历史资料记载,海防人民组织了多次保护机器、设备、资源的斗争,有数百、数千人参加。面对敌人用盐水车、棍棒的恐怖,许多人躺下阻挡车轮,紧紧抱住机器。
为了限制法国、美国的傀儡士兵南下,各团体特别是妇女会被分配到每个士兵家庭动员。每天,母亲、姐妹们到岗哨呼吁丈夫、儿子回家。日内瓦协定仅一个月后,23个连队的3481名士兵退伍。
为了阻止移民潮,在解放区,党组织派干部到天主教村庄宣传。一些资产阶级、知识分子被邀请参观河内、海阳,见证解放后的生活。作为家人,干部和秘密基地进入集中营见民众,唤起家庭情感、乡村情谊,动员教徒返回家乡。“干部教家庭、公务员登记领钱,以免被流氓威胁,然后想办法拖延,不去”,秀说。
一些刚从南方回来的同胞被带入移民营,讲述了亲美反动政府的混乱真相。这些真实故事深刻影响了移民的思想感情。住在吴权学校的教徒后来斗争要求回家,迫使法国将他们送回河内。1954年9月有335户离开营地,1954年10月增加到1200户。
解放
接近300天的期限,美国、法国想方设法延长撤军时间,向参加日内瓦会议的九个国家发出紧急请求延长移民时间。然而,他们的一切努力都失败了。1955年4月28日,部队进入安阳接管;5月8日进入海安;5月10日到达建安省城;5月13日整个海防市解放。
根据机关和企业名单,中央和海防市委安排干部接收交接。大量货物,包括大米、燃料、钱和糖,已经精心准备,以服务城市接管后人民的生活。
“解放前夜,整个城市仿佛屏住了呼吸。人们既高兴又兴奋,又忐忑不安。旗帜和鲜花已经准备好了,但我们必须等到我们的军队进入,敌军撤退才敢挂起”,范慧回忆道。
5月13日近5点,慧打开陈富街二楼的门,看到熟悉的身影正悄悄进入城市。部队整齐列队,手持枪支,肩背包包,缓缓向大剧院前进。部队走到哪里,人们就带着旗帜鲜花涌出来欢迎到哪里。
与此同时,一群群法国士兵逐渐撤向港口,结束了自法国在宁海地区(今天的海防)强加统治以来的81年,迫使阮朝签署1874年甲戌和约。
(编译:Jon 越南中文社;审校:Fang;来源:VNExp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