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内市委刚刚发布了关于在重新组织乡村级行政单位时安排、配置干部、公务员、职员工作的指导。根据指导,干部的安排、配置工作应遵循6项原则,其中干部必须具备品德、能力、威信、专业性;具有现代管理思维、高度的服务精神和满足数字化转型、国际一体化的要求。
新一届党委人事包括党委委员、常委会委员、检查委员会委员和规划干部将在县级活动结束后从县级调配到乡村级。现任乡村级党委委员也需基本满足规定的标准。
在乡村级新安排干部将基于当前队伍的整体现状,与2025-2030任期各级党委代表大会和祖国阵线、政治-社会组织代表大会的人事准备工作相结合。当前县级政治系统领导干部将成为新乡村级的核心。乡村书记基本不是本地人。
区、县、市镇书记负责向市委常委会汇报关于新乡村级干部、公务员、职员、劳动者安排方案的质量准备工作。城市保持现有县级、乡村级干部编制数量不变,同时审查、精简和重组干部队伍,确保未来5年基本符合工作岗位方案。
河内市还要求不出现领导、管理工作中断、空缺、间断的情况。思想工作要做好,掌握干部心理,在机构安排过程中达成共识。
根据上述原则,河内市定向按优先顺序为新乡村级选择关键干部。
对于乡村书记职位,考虑的人选包括:市委委员;县级及相当级别的书记、副书记;常委会委员、县级委员;县级人大、政府副主席;县级部门、科室负责人;有突出能力、显著成绩的乡村书记(优先考虑年轻、女性干部)。
乡村副书记也将按优先方向选择:县级及相当级别的副书记;常委会委员、县级委员;县级人大、政府副主席;县级部门、科室、机关、单位的负责人、副负责人;乡村级书记(优先考虑年轻、女性干部)。
对于属于市委常委会管理范围的职位(书记、副书记、常委会委员、人大、政府副主席),如果有符合条件的干部过剩,将列出建议名单以在全市范围内进行调配。如果资源不足,可以建议其他基本满足标准的干部或根据市委常委会的决定从其他地方补充。
除了来自区、县、市镇的干部资源外,河内市还将轮换、调配来自市各部门、科室、机关的干部到基层——优先考虑那些现任主任、副主任、部门负责人/副负责人或在2025-2030任期河内市党委执行委员会规划中的人员。
城市设定了正确位置、按规定安排乡村级关键干部的目标,确保品德、能力和发展前景;按照“有进有出;有上有下”的原则筛选、精简和合理调配,建立与工作效率相结合的干部队伍。
干部安排工作必须在7月1日前完成,确保领导、管理和继承来自县级、乡村级有能力干部队伍的连续性。
(编译:Jon 越南中文社;审校:Woo;来源:VNExp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