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组织部刚刚发布了关于在地方行政单位成立相应党组织和安排越南祖国阵线、省、县级机关组织机构的第31号指南。
根据这份文件,各省、市完成合并后,中央组织部将建议政治局、书记处决定成立中央直属省、市的党委。
同时,政治局、书记处将指定2020-2025年任期的省、市党委执行委员会、常务委员会、书记、副书记、检查委员会、主任、副主任。这一过程将与省级行政单位的合并同步完成,最迟在9月15日前完成。
保持内部团结是奠定第一块砖
为各地安排领导机构是实现精简机构革命的重要环节,因为最高目标是提高机构的运作效率和效果。为此,必须做好完善领导干部队伍的工作,减少中间环节,减少编制,提高地方政治系统的运作效率和效果。
政治局、书记处在合并后指定省、市党委的领导结构将帮助新的省、市党委迅速稳定机构,确保在实施如建设政府机构、领导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等政治任务过程中的领导、指导连续性和顺畅性。
在任期时间不多的情况下,合并各省的领导机构,无论如何,仍然具有机械性。因此,难免会出现“互相观望”,如果不说是地方性的“你争我夺”。
通过政治局、书记处的选择和决定,希望能在这一工作中确保公正、客观,避免在完善机构过程中出现消极、地方性现象,保持内部团结和统一。
保持内部团结就像为成功领导、指导实施党和国家的主张、政策奠定了第一块砖;有助于提高地方政府运作的效率和效果,满足国家在新形势下的发展要求。
关于合并后的地方党委、政府领导人和副手,以及领导班子,最值得关注的是干部标准。
如果对于不需要合并的11个省、市,为下一届准备领导人事没有太多变化,那么为23个新合并的省、市组织机构和关键领导人事则更为复杂。
除了党对各职务规定的道德品质和领导、管理能力的基本标准外,个人威信、团结领导集体的能力、在领导、指导、及时准确处理与地方相关的复杂问题时的公正、客观精神是极其重要的因素,确保地方政府运作的顺畅和有效。
许多人认为,应选择书记和副书记(其中包括兼任省、市人民委员会主席的副书记)来自其他地方,以减少派系和地方性现象。
因为经验表明,来自其他省的干部会减少过度联系,可能导致领导干部与地方利益集团勾结。从而增加管理和运作的公平性和透明度,防止腐败、浪费和“后门”现象,如过去一些行业和地方所发生的那样。
来自其他地方的干部还可以带来新的经验和方式,帮助提高合并后省、市的经济社会管理和发展的效率。这一教训已经通过近年来党的干部轮换、任命工作的实际效果得到总结。
然而,也有人担心调动来自其他地方的人在掌握地方情况方面会有困难,引起机构动荡,影响工作的稳定性和连续性,甚至可能引起地方干部的反应,因为他们感到被忽视或不被信任。
公正、客观、无私、懂得牺牲
因此,在党的章程的一般规定基础上,可能还需要根据合并后各地的实际情况来决定谁将成为新的省、市党委书记、副书记。没有人比地方干部更清楚合并后各省的地理、经济社会、文化方面的困难和复杂性。
理解这一点,以便选择、调动、安排那些具有足够领导、管理能力和经验的干部,使合并后的地方更加强大,这是中央干部组织工作中必要的。
关于新合并省份领导集体中不团结的故事,即使不愿意,也认为需要提出。提出不是为了互相怀疑、防备,而是为了让做组织工作的人有实际的看法,有必要的担忧。从而,有办法预防,不让内部矛盾和分歧发生。
公正、客观、无私、懂得牺牲是合并后地方党委、政府关键干部队伍应具备的品质。
做到这一点,必然能建设一个团结的领导集体,知道为了共同的目标而支持较弱、较贫困的地区,通过合理分配资源(人力和资金、科学技术)来共同发挥各自的优势,同时弥补各自的不足,共同克服困难和挑战。
这样,合并后的省、市将不仅仅是面积、人口的机械相加,而是管理水平提升和精神团结力量的倍增。
(编译:李程 越南中文社;审校:Woo;来源:24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