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5日,总书记苏林与宜安省委常务委员会举行工作会议,评估执行党的第13次大会决议、宜安省党部第19次大会决议的情况,并确定2025年的重点任务。
据总书记表示,尽管宜安在经济规模上排名全国第10,财政收入排名第17,属于吸引外国投资领先的10个省市之一,但仍存在许多发展瓶颈。虽然GDP排名第10,但省级预算仅能自平衡约50%;人均收入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一半;减贫工作缺乏可持续性。
他建议宜安继续精简行政机构,实施高效、畅通的两级政府模式,以发挥“地方决定、地方做、地方负责”的原则。“为了可持续发展,宜安必须在管理模式和发展体制上有强烈的创新思维,特别是在困难地区,”总书记说。
具体而言,省应推动山区形成联合村庄群,成为卫星动力区,在公共服务、教育、医疗、商业-金融基础设施、数字服务等方面发挥中心作用,直接服务于人民。
据党的领导人表示,县级已不再适应新的发展要求,因为不贴近人民,不能直接解决人民关心的问题。“我们划分行政单位是为了服务人民,所以必须贴近人民。省级远,县级更远。有些地方的人民要走几百公里才能办理一个手续,”他说。因此,村级应重新组织以贴近人民,及时了解民情民意,并在基层解决出现的问题。
评估宜安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战略位置、充足的人力资源和区域连接能力等多方面发展潜力,总书记强调,只有拥有新思维和坚决行动,潜力才能真正成为力量。只有当“有足够大的渴望、突破性思维和具体行动”,省才能将潜力转化为现实。
“宜安需要敢于摆脱旧的发展惯性,面向现代增长模式,以技术和知识为动力,以体制和治理为杠杆,以宜安人和文化为基础,”总书记建议。
他确认发展不能再依赖规模扩张,而必须转向基于创新和创造的增长模式。宜安需要集中发展基于四大战略支柱的经济:绿色经济、数字经济、海洋经济和知识经济;同时推动私营经济成为地方经济最重要的动力。
总书记希望宜安必须成为新时代现代发展的典范,“进步治理、社会创新、技术能力和向上渴望的结晶之地”。这不仅是机遇,也是关于胆识、远见和选择的巨大挑战。“宜安需要以先锋精神行动,”他说。
目前宜安是全国自然面积最大的省份(16,486平方公里),人口超过380万。省有17个县、2个市镇、一个城市和412个村级行政单位。至今,省已统一合并方案,从412个村减少到130个。
根据中央于4月12日颁布的第60号决议,从2025年7月1日起,地方政府组织模式将转为两级,包括省级(省、中央直辖市)和村级(村、街道、镇或特区)。县级行政单位将在2013年宪法修正案和2025年地方政府组织法经国会通过并生效后停止活动。
(编译:Ivy 越南中文社;审校:Fang;来源:VNExp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