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胡文柱,66岁,住在广治省向化县向立乡Cuôi村。出生并成长在广治西北部充满困难的山区,柱先生深刻理解这里的每一道溪流和每一片森林。
从20岁起,柱先生就与村民一起进入森林猎蜜,并迅速成为每次出行的支柱。凭借一双坚韧的赤脚,敏捷地攀爬树干,他负责攀高接近树顶的蜂窝。
森林中的藤条被他们编织成环,缠绕在树干上,称为“đày”。这些环沿着树干每隔约50cm排列,形成一条绳梯。
他讲述了充满风险的旅程:“最高的树有超过50个‘đày’,连续工作5到7天才能完成。如果老天爷怜悯,可以得到3到5瓶蜜,有时只有一杯。”无论多少,他都会平均分配给每个人,尽管他的工作是最危险的。
尊重自然,当割蜜时,他总是留下一部分让蜜蜂下次重建蜂群。
大约20年前,de油——一种从de树中提取的珍贵精油——具有经济价值。来自广平的中介找到这片森林开采。凭借丰富的体力和森林经验,柱先生被雇佣为开采团队运送食物,并将de油运回平原。每次旅行持续2到3天,直到广平省的丽水县。他背着32公斤的食物上山,背着52公斤的de油下山,每公斤工钱6000盾。
最初,从运送de油中获得的收入帮助生活不那么困难,尤其是当他的四个孩子需要大量费用时。然而,目睹森林被严重破坏,珍贵的de树日夜被砍伐以提取油,柱先生不禁心痛。森林中非法炼油锅总是火红,让他辗转反侧。
从事这项工作两年后,良心驱使他必须停止。他意识到不能继续帮助破坏祖先留下的“神圣森林”。他果断放弃并动员其他雇佣搬运的年轻人停工。缺乏熟悉地形的向导,开采团队逐渐撤退。
那些年后,柱先生仍然与森林紧密相连,但带着不同的情感——将森林视为养育和庇护的母亲。2014年至2015年,当向化县林业局进入Khe Cồ森林建立营地保护森林时,柱先生是第一个被寻找的人。他熟悉这片森林如同掌心,清楚每一道溪流和每一片珍贵的森林。尽管当时没有支持像他这样的护林员的经费,林业局用对森林的爱说服了他。
柱先生与林业局一起巡逻,搭建营地。他带路,分享关于各种树木和易受非法开采区域的经历。他还负责看守营地,为工作队做饭。
当时的向立林业站林业员陈英俊表示:“多亏了柱先生的经验,我们的巡逻工作顺利多了。他清楚区域和路线,为我们巡逻带路。他还根据与森林融为一体的生活经验提出想法,因此最高风险的区域首先得到巡逻和保护。”
英俊也表示钦佩:“特别的是,我从未见过柱先生穿鞋,无论是在森林中采集藤条,涉水,还是踩踏尖锐的石头。那双赤脚在森林中敏捷地移动,那里是他归属的地方。”
柱先生坦言:“森林是我出生的地方,养育了我的家庭。有时我对森林做了不对的事。我保护森林是为了回报这片神圣森林的恩情。”
现在,他的妻子和孩子已经搬到了乡中心的新安置区,但柱先生仍然选择留在Cuôi村的旧高脚屋。那双“赤脚”仍然每天穿越Sê Băng Hiêng河,前往那片神圣的森林,如同一座坚强的活纪念碑,守护着大山的绿色。
(编译:Cici 越南中文社;审校:Alex;来源:Tuoit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