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5年5月13日解放后,海防市与全国一样陷入了困境。工业和商业萎缩,甚至停滞,农村地区荒芜。海防市拥有125公里长的海岸线,是北方海上交通的枢纽,但航道和港口未被疏浚,道路状况恶化。当美国升级对北方的轰炸时,海防市成为重点轰炸目标。许多工厂、港口、桥梁和居民区被摧毁。
国家统一后,海防市与全国一样被禁运包围。平原占自然面积的85%(近1300平方公里),但农业生产薄弱,饥荒蔓延。海防市党委历史记载,1976年,纯农业县永保有62%的人口缺粮。在市区,民众的粮食不足,不得不补充大麦、面粉和干木薯。布料、肥皂、自行车零件、香烟等必需品凭票供应。
突破农田承包
面对民众的饥饿问题,1979年,海防市人民委员会主席段维成下乡了解为何在一年两季的稻田上,民众仍然持续饥饿。他了解到,社员们主要集中精力完成合作社的工作,而主要精力放在5%的田地和捕鱼或小买卖上。合作社经济仅提供约20%的生活来源,因此他们主要在外面奔波。
同样因为饥饿,建瑞县团社党委决定违反规定,按照永福1966-1967年的方式将田地承包给民众。到1980年春耕季节,团社已经经历了5次承包。从一个大多数农民放弃耕作跑市场、乞讨的公社,变成了一个农业生产发展、民众不再缺粮、各项义务均完成、合作社收入增加和耕地面积扩大的公社。
从团社的结果出发,段维成和市委书记裴光造讨论,一致同意在向中央征求意见的同时,在兴道社试点承包作物,并对一些地方的秘密承包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在工业停滞、技术落后、资金匮乏、进口原材料不足的背景下,必须寻找最适合和有效的方向。海防市当时的领导认为,此时集中精力发展农业是最顺利、最快的。
在团社调研后,市领导决定推广承包模式。就在1980年的秋季,水稻产量达到2.3吨/公顷,两年后达到5吨/公顷。永保、安海、涂山、建安等县达到6吨/公顷以上,甚至一些合作社超过8吨/公顷。1983年,该市生产了10万吨粮食,是前几年平均水平的四倍。
1980年10月22日,书记处发布第22号通知,承认承包的优点,并允许各地试点。1980年12月,第四届中央决定扩大农业产品承包。农业承包为工业创造了动力。地方和中央工业基地竞争创新,解决困难以发展生产。
购买船只,出口废钢铁
海防市拥有北方最大的港口系统,但1980年代的海洋运输业由中央管理和组织开发。在总秘书黎笋访问期间,市领导提议购买一艘海洋货船,在附近市场销售货物。
得到总秘书的同意,段维成请外贸部运输和租船公司(Vietfract)的经理张氏仁帮忙购买一艘日本的旧船,重新粉刷,命名为禁江。市领导还增建了禁门港——海防市的专用港口,以避免租用中央的码头,避免被动和高运费,原交通-公共工程公务员范庭水回忆道。
在Vietfract的支持下,海防市成立了海洋运输公司,将酱油、茄子、鱼露、盐卖到香港——当时越南有商业代表的唯一资本主义市场。总销售额约为100万美元,运输公司又从香港购买货物卖给民众,利润翻倍。
海洋运输业务带来了高效,特别是在后来的日本之行中。日本摩托车在越南市场贵如“新鲜虾”。仅几次海上旅行,运输公司就筹集了足够的资金,使城市能够实施填海、水利工程,购买商品供应给干部、工人,尤其是布料。1981年9月2日和春节之际,城市赠送给每位干部、工人、武装力量、中学生和大学生5米布料。
“这是城市领导主动向中央提出的重建战后的大胆决策之一,”水先生说。
1981年,海防市购买了第二艘船,命名为凤凰花,载重2900吨,有冷冻货舱,价格近20万美元。继海防市之后,胡志明市、岘港市也购买了运输业务船只。1984年,平治天省与海防市合资购买了一艘船,命名为顺化-海防,载重2600吨。从此,海洋运输业在多年中断后逐渐复苏。
战后,海防市集中了大量损坏的船只和驳船,散落在禁江上。1980年7月,当带领总理范文同实地考察禁江岸从尚理到馆灿时,市领导建议以每吨70至100美元的价格出口旧钢铁。一周后,总理允许海防市出口2万吨废钢铁。“这是我国首次出口这类货物,”水先生说。
出口活动在积累资金以投资生产、城市建设、解决就业、改善民众生活中发挥了巨大作用。1981-1984年,海防市出口额平均每年增长40%。1984年,10个区、县的出口比1980年增长35%,1985年比1984年增长20%。
出口得到加强,海防市有钱投资建设一系列必要工程,如念桥、饶桥、安阳桥、吉碑机场、涂山旅游区、饶渠、安山渠、中庄渠、上同泵站、亭武港、穿越吉海-吉婆岛的道路、涂山海堤…
这一成就是诗人素友,原部长会议副主席作诗的灵感:四渠、三桥、五城门/挖河、填海建基业/做生意两个字原来如此/千人划桨一声吼…
投资基础设施,改善商业环境
经过强劲发展阶段后,1990-2010年海防市经济出现停滞迹象,不如广宁、岘港、平阳。2005-2010年期间,海防市的平均预算收入仅为7-10万亿越南盾/年,失业率有时是全国最高的。
2016年,市领导决定大力投资基础设施,2016-2020年期间动员了44万亿越南盾,是2011-2015年的1.8倍。数十条道路和50多座大小桥梁的完成帮助城市完善了连接省际、区域的交通网络。
除了基础设施,城市还大力推进行政改革,改善商业环境,吸引国内外大型经济集团的投
(编译:Jon 越南中文社;审校:Fang;来源:VNExp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