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消县级,为乡级配备6000辆公务车,如何更高效?

mika
By mika
10 Min Read

取消县级,为乡级配备6000辆公务车,如何更高效?

财政部最近提议根据关于汽车使用标准和定额的草案,为乡级配备公务车。

这一提议吸引了很多人关注,特别是在政府正在大力推进机构精简、严格控制经常性支出和促进数字行政的背景下。

为了从另一个角度探讨如何高效使用公务车,Phạm Đi博士(第三区政治学院)向《青年在线》撰文分享了围绕这一问题的看法。

公务车是必要的,但应考虑特殊性

在山区、偏远地区,交通仍有许多困难,安排公务用车是必要的。

在自然灾害、救援、治安或突发行政处理等紧急情况下,公务车将帮助地方政府快速、及时响应。

然而,从实际需求到大规模实施需要仔细计算以确保效率。

实施这一政策的最大困难之一是各地在自然条件、人口密度、地域范围和公务任务频率方面存在较大差异。

例如,对于山区或边境地区,地域广阔,地形险峻,相比平原地区或靠近县中心的乡,需求更为迫切。

有些乡处理许多与治安有关的事务,人口密集,而有些乡处理的工作较少。

然后是专职司机负责公务车的运营问题。人事问题将带来额外的成本。

此外,高海拔地区可能需要皮卡车或高底盘车辆,而平原地区可能只需要普通车辆。

标准化可能会造成不适用和浪费。

是否应将公务用车费用纳入干部工资?

为乡级配备公务车是正确的政策,特别是在许多地方仍缺乏工作条件的情况下。然而,为了使这一政策既高效又节约,需要仔细分类,有重点地实施,并建立适当的监督机制。

首先,需要研究对乡级实施公务用车费用包干机制,如将交通费用包干到干部工资中,特别是关键干部。

这一机制既有助于节省国家预算,相比投资购买、维护和运营公务车,又能增加干部在执行任务中的主动性。

此外,费用包干还是鼓励节约、高效使用公共资源的方式,减轻基层公共资产管理压力。

其次,需要有乡级之间或同级职能部门如党委、乡人民委员会和乡公安之间共用公务车的方案,特别是在地理半径相近或公务任务不多的地区。

重组公务车使用模式,朝着乡际、跨部门方向发展,将减少资产浪费,同时仍确保公务工作要求。

第三,加强行政活动中数字转换的应用,以减少出行需求。

在线会议、电子签名、在处理民众反映和建议时使用数字平台,将显著减少乡级干部不必要的出差,从而限制对公务用车的依赖。

第四,分类地域以确定配备公务车的必要性。

偏远、山区、海岛地区,交通不便,天气恶劣,可以优先配备适合的交通工具(车辆类型适合地形、地势)。

而平原、城市地区的乡,干部有条件便利接触个人交通工具,则应采用费用包干或使用公共交通、科技车辆的形式。

第五,加强公私合作在使用运输服务进行公务方面,如与运输单位签订长期合同,利用国内叫车平台。

这种做法符合公共服务数字化的趋势,减轻初期投资预算和长期维护费用的负担。

第六,需要在一些地区试点费用包干或共用公务车模式。

通过实际效果评估,职能部门将有科学和实践基础完善公务车配备和使用政策,避免投资分散、缺乏控制和效率低下。

更重要的是,所有解决方案都应朝着一个现代化、精简、灵活的行政体系发展,减少对物质公共资产的依赖——符合当前正在大力推进的改革精神。

(编译:Cici 越南中文社;审校:Woo;来源:Tuoitre)

Share This Article
没有评论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