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防止医疗人员遭受袭击事件的发生

Fang
By Fang
14 Min Read

为防止医疗人员遭受袭击事件的发生

南定省公安表示,5月7日,省公安调查机构已紧急下令拘留N.V.T.(33岁,居住在南定省春长县春红乡)以调查“扰乱公共秩序”行为。

南定青年殴打省综合医院护士被刑事拘留是一时冲动不冷静的后果,同时也是医务人员、医生避免给机构、家庭和个人带来不必要风险的教训。

根据南定省卫生厅的说法,被患者儿子辱骂并击打头部和面部的医疗人员是南定省综合医院外科综合科的男护士N.V.H.。

医院报告称,自4月25日起,N.V.K.(68岁)因急性胰腺炎、消化道出血、肝硬化、糖尿病、肾功能衰竭在春长县医疗中心急救。情况未见好转,他被转诊至南定省综合医院消化内科。

5月4日上午,患者感到疲倦、呼吸困难。医生检查后,血压无法测量,将患者转至重症监护-抗毒科。同日6:30,患者心跳、呼吸停止。约30分钟后,患者脉搏恢复。

约7:50,患者家属冲入辱骂、殴打医生。然而,团队仍继续为患者进行急救。至15:40,患者再次心跳停止,积极进行急救。约16:20,患者昏迷,心跳加快,肺部通气均匀,腹部柔软,家属写申请出院。

据南定省综合医院称,5月4日上午,男护士N.V.H.被分配到重症监护-抗毒科完成交接手续并协助患者家属。随后,他被患者家属辱骂并击打头部和面部。

值班团队已将男护士送医检查,并邀请公安机构介入。男护士随后在医院神经外科接受治疗,诊断为头面部创伤。

N.V.T.在调查机构的初步供述显示,事件起因是他认为护士H.在其父亲病情恶化时医疗干预迟缓。

值得注意的是,这不是医疗人员首次遭受袭击。此前已发生多起令人遗憾的事件,受害者正是直接为患者检查、治疗的医生和医疗人员。

例如,4月25日在清巴县医疗中心,K.V.S.(1984年出生,居住在富寿省清巴县汉曲乡24区)有侵害医疗人员健康的行为。

据公安机构称,S.的儿子K.B.L.(2013年出生)因交通事故在清巴县医疗中心急救。在医生团队为L.进行急救时,S.踢了团队中的一名男护士腹部,引起公愤。与此同时,医生团队继续急救过程并成功救活了孩子。

除了从医疗人员方面彻底解决可能出现的问题,如在接触环节进一步改革,向患者解释,提高护理质量,进一步诊治疾病外,医院也不应让患者家属进入急救区域,为患者进行手术,因为在等待过程中可能会产生不必要的误解,从而避免冲突风险。

此外,还需要加强医院的安全环节,确保医生安全,帮助他们在执行任务过程中更加安心,同时确保患者和患者家属的安全。

近年来,胡志明市卫生部门已实施多项措施确保医疗人员安全。实际情况表明,扰乱秩序、攻击医生的事件,尤其是急救区域的事件,已大幅减少。

具体来说,2019年为了解决医院在安全、秩序事件发生时的共同担忧,尽管已有保安,卫生部门建立了“安全屏障”紧急反应系统,即“灰色代码”系统。该系统由嘉定人民医院自2019年起研究应用,随后被市卫生部门在全市医疗机构推广。

特别之处在于,当系统激活时,从保安到医院安全、秩序专职人员,再到公安的及时支援和协助,将迅速到达现场。

胡志明市卫生厅副厅长阮英俊博士表示,“灰色代码”系统已在卫生部门应用多年,与地方、公安和医院合作。实际情况表明,近年来医疗机构发生的扰乱秩序事件大幅减少。

例如,2019年在嘉定人民医院,有31起扰乱秩序事件(一级)被医院安全团队迅速处理,2起有威胁、袭击行为,使用如锋利刀具等凶器的事件(三级),所有事件都因“灰色代码”而迅速、有效处理,未造成人员和财产损失。

不仅如此,市卫生部门还要求医院组织急救筛选流程,限制将不符合急救指征的病例收入急救科,改为如果符合住院标准则收入院,或为不符合急救或住院条件的病例实施短期(几小时)观察和治疗病房。

市卫生部门已应用“4小时或6小时原则”作为患者在急救科停留的最长时间,并授权急救科医生有权将患者转入住院科,不让患者停留过久。

此外,医院已加强与患者家属在急救科治疗期间的沟通,帮助建立安心感,减少不必要的焦虑和愤怒。医院领导主动协调在患者数量突然增加(如集体中毒、事故伤害等)情况下增加急救科人员。

特别是加强医院保安人员在急救科的分配,指导患者家属遵守“一名患者,一名家属”规定,为患者家属在进入病房区域前安排带锁的储物柜存放随身物品。

保安人员有责任在发现扰乱或威胁医疗人员情况时立即与医院所在街道公安联系以获得及时支持。

(编译:Ivy 越南中文社;审校:Woo;来源:Tuoitre)

Share This Article
没有评论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